2012年5月25日

葛亮:書寫宿命與人生

(刊於《聯合文學》331期,2012.5)

2012年5月4日

2012年5月3日

《英雄叛國記》:莎士比亞,我們的同代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《英雄叛國記Coriolanus莎士比亞最後一個悲劇(之後的還璧記Cymbeline在性質上有爭議),而它的地位沒有四大悲劇般高,因此並不特別受人重視。現在看來,這個劇本實在是傑作,而且可以與當代的政治局勢對觀,值得重溫。慶幸的是,著名英國演員Ralph Fiennes自導自演,將這個莎劇搬上銀幕,改編得非常好,如果說甚麼是出色的文學改編電影,《英雄叛國記》就是上佳的例子,過去的文本重生了
        關於電影《英雄叛國記》,至少有幾個層面可以細看,第一當然是文本,第二是改編,第三是處境,即當下的現實意義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關於文本,《英雄叛國記》的基本材料取自普魯塔克Plutarch希臘羅馬英豪列傳(又譯希臘羅馬名人傳》,The lives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而影片基本上忠於主要的劇作文辭,但添加了反諷Irony)的意味,尤其是在戰爭中的勝利者Coriolanus,旋即被羅馬的民眾所背棄,反之,敗軍之將Aufidius卻受百姓所親近愛戴,此一對照,尤其諷刺,至於Coriolanus之死,也不例外。文本上,電影讓Coriolanus的好友Menenius割脈自殺,為原著所無。另外,Coriolanus的母親Volumnia勸說Coriolanus一場,對白也有加減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再說改編。如果要將莎劇改編為電影,其實要平衡文學(展現於對白、獨白、演說)、劇場(展現於舞台、演員、動作等)和電影三者,電影導演要做得恰到好處,很考驗功力與修養。從影片可見,Ralph Fiennes已做得很好,對白文雅古典,與現實處境的設置難免暗自角力,但眼前英雄叛國記》的內容轉譯,已盡量做得到平衡,換言之,愛好莎劇的人不會感到冒犯(加上幾位演員都是上佳人選);愛電影的人可以看到,導演對影片的場面調度如Coriolanus與平民的對立、戰事場面、Coriolanus內在心理的焦慮,都有影像化的處理,不會變成一部舞台式電影,創作人也善用電視新聞影像,呈現時局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關於處境與現實意義,我不得不說Jan KottShakespeare our contemporary一書中的出色解說。Jan Kott看到英雄叛國記》一如其他偉大莎劇,矛盾衝突源自歷史中的道德價值與觀念,世界如何治理的看法分野。在英雄叛國記》中,Coriolanus希望保持一己的本性,對自己誠實,也想世界知道他的偉大,但世界有貴族有平民,平民不想承認自己比較低劣。Coriolanus只好毀滅這個世界,卻在殘酷的現實世界中,落得悲劇收場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不錯。在戰爭的年代,勝者為王,敗者為寇;將士軍人,各有高低。現在是民主的年代,沒有人會輕易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等差之分。在和平的年代裡,人需要的是溫飽甚至享樂,Ralph Fiennes很理解當下的處境,在電影一開始就加上示威一幕,呈現出百姓的訴求,而他飾演的Coriolanus,就一直與民為敵,因為他需要的不是基本的物質條件,而是勝利、自尊、功勛與榮譽,他壓根兒就看不起如鼠輩一般的百姓。這一種精英的心態,是百姓所不願意理解的,而百姓的訴求,也是精英所不屑一顧的。現在大家都說民意,英雄叛國記》的警世意義,就歷歷可辨了。